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9
缺陷产品致人损害包括对该产品买受人和第三人的损害。对于第三人与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的情况,其损害赔偿关系应被确认为侵权责任。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应以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进行处理。
缺陷产品致买受人损害的情况下,买受人与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双方是合同关系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在缺陷产品造成损害后,受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形成两种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一是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二是违约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前者依据法律产生,后者依据合同约定的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保护义务产生,形成了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竞合。
赔偿请求权的选择是民事责任竞合的表现。受害人对于竞合的赔偿请求权享有选择权。合同损害赔偿旨在补偿受害人的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的损失,使受害人获得应得的利益。如果产品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遭受重大的可得利益损失,并且受害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此损失,那么允许受害人选择合同责任可以获得可得利益的赔偿。而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难以包括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的赔偿。因此,允许受害人选择侵权赔偿请求权或合同赔偿请求权对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是有利的。
产品致害责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由受害人作出选择都对受害人有利,因此必须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受害人可以选择,在何种情况下受害人不可以选择而只能按侵权责任起诉。其规则如下:
在以下情况下,受害人只能根据侵权的诉因起诉: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他缺陷产品致害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选择侵权或违约的诉因向法院起诉。选择的原则是赔偿权利人即受害人认为对自己有利。加害人对此没有选择权,也没有拒绝选择的权利。如果受害人没有明确选择或未作出选择,法官应履行"释明权"义务,通常情况下会对受害人有利地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