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被告应该如何确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中被告应该如何确定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1-27

 
133286

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的确定方法

一、行政复议案件被告的确认

(1) 如果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则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 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复议机关本身就是被告。在这里,改变包括法律依据、事实根据和处理决定方面的任何实质性变更。

(3) 如果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时,应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4) 如果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的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时,应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二、委托行政的被告确认

如果行政机关委托其他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则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三、经上级机关批准的被告确认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或者生效需要上级行政机关批准,则被告应为在生效行政处理决定书上署名的机关。

四、派出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确认

(1) 如果派出机构没有得到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则它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以派出机构所在机关为被告。

(2) 如果派出机构得到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则原则上派出机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以派出机构为被告。但在越权方面有两种情况:①派出机构超越了授权的幅度,则以派出机构为被告。②派出机构超越了授权的种类,则以派出机构所在机关为被告。例如,以派出所为例,其职权为500元以下罚款和警告,如果派出所作出了罚款10000元的决定,则派出所为被告。如果派出所作出了拘留决定,则公安局为被告。

五、多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确认

如果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则这些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六、内部机构的被告确认

(1) 如果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其他组织实施行政行为,则以行政机关为被告。

(2) 如果内设机构或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则以其所在行政机关为被告。

七、不作为案件中的被告确认

如果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责但不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则该行政机关具有被告资格。不作为有两种划分: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依职权行为的不作为和依申请行为的不作为;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拖延履行和拒绝履行。

延伸阅读
  1.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2. 一、证据提交规定
  3. 我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4. 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的关系与冲突
  5. 行政诉讼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中被告错列及拒绝变更的处理方式
  2.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规定
  3.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
  4.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5. 遭遇非法征地:维护权益的法律途径
  6.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合法性讨论
  7. 行政诉讼怎么要求赔偿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