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02
行政合同的行政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政合同的签约主体必定是国家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方。行政主体是从事行政管理、执行公务的机构,而行政管理相对方则是行政主体的管理对象。
其次,行政合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施行政管理,产生、变更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第三,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拥有行政优益权。行政主体作为管理者,享有监督合同履行的权力,并对违反合同的行为进行纠正。在某些情况下,行政主体还可以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对违约行为进行制裁。
行政合同的合同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政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它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并达成一致,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行为。
其次,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合同中对于合同的订立和内容拥有一定的选择权,体现了契约自由原则。
第三,行政合同具有可妥协性,双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合同内容进行让步。
关于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行政合同的标准是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签订合同是为了实施行政管理、行政主体享有优益权。
第二种观点认为,行政合同的标准是是否为完成特定行政管理目标。
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合同的标准是行政主体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并是否引起行政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现实中存在一些法律中的矛盾,例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既被认定为行政合同,又被认定为民事合同。
调解原则在行政合同诉讼中的适用可以从法理分析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来考虑。
从法理分析来看,虽然我国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行政诉讼不允许调解”,但在行政赔偿之诉中,针对赔偿数额可以进行调解。同样地,行政合同的双重属性使得调解成为可能。
从现实需要来看,调解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和结案方式,在民事、商事和刑事自诉案件中已经证明了其优点。行政合同的合意成立为调解提供了法律基础,因此在行政合同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可以促进纠纷的解决,提高办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