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哪些内容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27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评价内容
一、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
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评价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真实性评价
真实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存在。评估的重点包括:
- 财政财务收支事项或资产、负债、权益事项是否确实发生;
- 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中的记录、计算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 是否存在任意增加、减少、隐瞒等虚假行为。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问题应负有责任。
2. 合法性评价
合法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评估的重点包括:
- 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 预算内财政资金支出是否符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负有责任。
3. 有效性评价
有效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评估的重点包括:
- 使用经营资金所产生的效益;
- 资金筹集的经济性;
- 资金投入的经济性;
- 资金合理利用的程度;
- 资金的使用效果。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差应负有责任。
二、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评价
在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有效性评价的基础上,将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相关指标进行集中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
- 对反映收入、支出、利税、资金及资产等方面情况的直接经济指标进行评价;
- 根据计划数(或目标数)、上属同期数、同行业平均数或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揭示其优劣状况。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三、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评价
在对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
- 列示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包括发生时间、行为过程、行为结果、问题性质、违规依据等;
- 根据单位性质选择重点评价内容。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评价内容
一、主管责任评价
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进行评价时,应评估其在任职期间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和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等问题的主管责任。评价的重点包括:
- 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方面应负有的主管责任;
- 在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差方面应负有的主管责任;
- 在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方面应负有的主管责任。
二、直接责任评价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侵占资产行为、违反廉政规定行为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评价的重点包括:
- 对个人直接侵占资产、违反廉政规定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评价;
- 对单位行为分析其与被审计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判断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等问题是否负有直接责任。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