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经济指标很多,但评价时一定要限定在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这个范畴。对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评价,主要应对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额、人均费用比率、招待费支出比率、违规金额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进行评价。对被审计领
(一)思想观念转变慢,缺乏绩效审计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截至目前,甘肃省除了在1996年对某亏损企业进行了效益审计试点外,之后再没有进行全面的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在常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中涉及绩效审计内容也是极少量的,照此下去很难实现到审计署规划到2012年所有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是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的一种行为。它在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投资建设顺利进行、促进优化投资环境和建筑市场发育、帮助改善内部管理、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情况、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有国家财政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
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
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1条有关内容规定,审计评价工作主要由审计机关进行,对被审计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不论其情节轻重、是否应作出处罚决定,均要对审计事项做出评价,以此作为出具审计意见书的依据。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对象
审计证据是审计监督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前提,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基础和后盾。审计人员应当有针对性地搜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
。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者的责任,更是单位领导者的责任。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控制和社会控制两个方面。根据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管理状况,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收支活动审计时,应在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性审计的基础上,重点查明会
任期经济责任的客体是“单位领导人”,其作用是为干部管理部门的考核、任用干部提供依据,主要报送干部部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从经济事项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转移到“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上。这一点必然导致审计报告内容的核心从反映“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