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23

 
380486
只要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规章的同时,加大对违反制度者的惩戒措施,并加强会计、审计人士的执业诚信观念,就有可能使财务造假情况减少到最低。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虚构收入是一种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其违法手法包括白条出库、对开发票和虚开发票等。虽然一些手法在形式上看似合法,但实质上是非法的。例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子公司销售收入,并通过另一公司从第三方购回,从而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此外,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的情况,如公开合同注明货款为1亿,但秘密合同约定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虚增收入,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

提前确认收入:常见情况及其影响

提前确认收入是指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或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或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等情况。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为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但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

推迟确认收入:企业盈利管理的手法

推迟确认收入,也称为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的做法。与提前确认收入类似,推迟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使用。

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时会将一些费用根本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账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例如,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这些费用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但却挂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等跨期摊销账户中,以调节利润。一些公司在经营不理想时,会调低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承担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费用资本化主要包括借款费用和研发费用,而递延费用则涉及广告费、职工卖断身份款费等。例如,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在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运营时,仍按未完工投入使用状态进行会计核算,根据现行会计政策,在完工投入使用前的新建工厂工人工资等各项费用、贷款利息均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非当期损益。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调增利润。此外,还有一些情况下,费用不及时报账列支而虚挂往来,导致职工借款较大。

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上市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要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由于资产减值的内涵复杂性,同样一项资产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资产减值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当局主观估计的一种市场模拟价格,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当局利润操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新增的四项减值准备涉及到不动产及无形资产的估价,与旧四项准备相比,资产减值计量难度更大。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主要方式是推迟或提前损失,典型表现为某个年度出现巨额亏损。

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利润操纵的机会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例如资产处置损益、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摊入等。尽管非经常性损益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特殊性质为公司管理盈利提供了机会,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有些非经常性损益本身就是虚列的。

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操作手法及其影响

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的操作手法包括多计存货价值、虚列存货、多计应收账款、少提备抵坏账、多计固定资产等,以及漏列对外欠款或短估应付费用等。例如,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或通过虚列存货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此外,由于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账款虚列,或应收账款少提备抵坏账,导致应收账款净变现价值虚增。还有一些情况下,企业会少提折旧、将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利息资本化不当、固定资产虚增等。这些操作手法会导致财务报表中资产虚增,同时漏列对外欠款或短估应付费用。

潜亏挂账:账面不良资产的影响

当前上市公司的账面资产中,很多都是不良资产。为了挤出水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但很多上市公司根本未提足。当初改组上市时,为了包装需要,一些公司虚增了一块资产,可能挂在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上。上市后,由于原主业不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急剧减值,但上市公司却不计提减值准备。此外,上市公司继续包装,导致多项资产特别是应收款项虚增。这些账面不良资产带来的潜亏金额往往很大。

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的手段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然而,近年来的资产重组常常与做假账联系在一起。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就在于资产重组。通过不等价的资产置换,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目前仍然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法之一。尽管新规定规定“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差价不能计入利润”,但上市公司仍可以通过非关联交易的资产重组方式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

延伸阅读
  1. 房屋抵押贷款利率及条件
  2. 意外险的合适保额
  3. 房产抵押所需费用
  4. 成都市住房保障方式及申请条件
  5. 房屋抵押贷款啥条件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2. 工资贷款申请条件及流程
  3. 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
  4.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5. 工作4天辞职过3天老板不发工资可以投诉吗
  6.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7. 离婚子女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