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有什么要注意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经济责任审计有什么要注意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22

 
12431
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后,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的评述。笔者认为要破除审计评价的“拦路虎”必须做到“七忌”,坚持“七要”。

忌感情用事,要客观公正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好坏事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因此被审计者对审计的评价非常关注,并会提出一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不能一味地满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要求,也不能以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关系好坏来评价,以免产生不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增加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不受外界任何影响,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公正的评价。

忌空洞无物,要力求具体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切忌使用大话、套话和空话连篇的评语。例如,"出色地完成了经济指标"、"建立了内控制度"、"加强了管理"、"有开拓精神"等等这种没有任何说服力的评价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审计人员应坚持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可靠数据和客观事实,采用写实、量化的方法给予评价,力求做到具体可信,使评价有实际依据。

忌界限不清,要实事求是

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也不能笼统地进行评价。审计评价必须限定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不能增大时间跨度和本任领导工作的范围,也不能把所有成绩归功于一届领导的政绩,或把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责于一任领导而作出不切实际的评价。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划清前任与后任的责任、前任与后任的政绩,客观真实地评价领导任期的经济责任。

忌责任不明,要是非分明

在审计评价中,审计人员往往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突出问题,但没有明确这些问题应由谁负责,负什么样的责任。因此,在评价中必须明确分清责任。审计人员既要划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又要弄清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还要分清是客观失误还是主观故意,真正客观地明确领导应负的责任。

忌主观武断,要慎重结论

在审计评价中,审计人员应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切忌主观臆断而作出不切实际的审计评价。例如,"某某同志一贯清政廉明"或"某某同志没有经济问题"等武断的结论。审计人员应坚持慎重、稳妥的原则,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于一时搞不清楚的问题,应当发表保留意见,以保证审计评价的正确性和稳妥性。

忌超越范围,要依规办事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往往会遇到被审计领导干部希望审计机关给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的情况。然而,审计人员不能超越权限和范围来评价经济责任以外的事项。例如,政治坚定、作风民主、工作扎实、政绩突出等。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让被审计领导满意,但这是不合规、不合适的。审计评价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只能就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价,而且只对相关的责任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忌言过其实,要恰如其分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切忌言过其实,不可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也不得为照顾被审计领导的情绪和要求,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例如,把"小金库"写成资金账外循环,把偷税说成漏税,把有意做假账说成账务处理不规范等。对于查出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应作出准确的定性和正确的处理。

延伸阅读
  1. 私营企业会请内部审计查账吗
  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哪些内容
  3. 在事业单位中经济责任审计要点具体有哪些
  4. 如何破除审计评价的拦路虎
  5. 内部审计外包与外部审计的区别是什么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特殊情况下停止审计:决策的执行
  2. 工程结算审计有时效吗
  3. 现金流量指的是什么
  4.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5.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6.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和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7. 债权债务清理审计需要哪些资料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