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04
审计和会计两者在目标上存在关联性。会计强调收集和加工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而审计则强调监督和评价被审单位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然而,对于那些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很难判断是属于审计责任还是会计责任。
此外,会计和审计在业务上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无论是会计还是审计,其业务的顺利开展都要利用对方的某些资料。然而,对于利用对方资料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到底是资料使用者的责任,还是资料提供者的责任,也很难确定。
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言,独立性是其核心所在。然而,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自被审单位,加之民间审计机构之间竞争激烈,审计人员面临独立性难以保证的困境。一旦出现问题,审计机构和客户相互推诿,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很难区分二者的责任。
当前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有待改善。规范执业可能会受到收益偏低、审计市场不平等竞争、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制约。此外,审计机构和客户常常受到来自本地区或本部门某些行政意志的干扰,进一步造成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混同。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对责任范围规定得不够全面、不够具体,也使得对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界定变得困难。
此外,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还不迫切。为了规范市场、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只是一种外在压力,只有在广大投资者有了要求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在需求时,才能对民间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形成强有力的公众监督,促使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减少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几率。
目前的审计方法与现实要求还不协调。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通常采用的是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由于抽样审计固有的局限性及出于对审计成本的考虑,不可能保证将所有的错弊事项全部揭示出来。对会计信息失真所产生的问题及所造成的损失,有些报表使用者只追究审计责任而不追究会计责任。
此外,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审计人员要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人员、业务和层出不穷的舞弊手法,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会计人员受雇于公司管理当局,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在管理当局会计造假和利润操纵的强大压力下,很可能实施违法行为,但会计人员仍可以发挥作用,如与管理当局加强沟通就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解决公司治理机制失效问题,重建权力制衡机制,合理设计经理人的薪酬。
法律界应充分考虑审计的局限性。同时,需要对无限连带责任进行合理规定,避免罚不当罪的情况发生。此外,法律界需要借助独立人士的专业技能,来鉴定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建立独立的审计鉴定人名册制度和具体案件的鉴定人三方选任制度。
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可靠。同时,需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认识,加强与管理当局的沟通,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和舞弊手法。此外,社会公众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合理使用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