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收入的审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一、各种收入的审计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7-02

 
433168

1. 收入管理混乱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种类繁多,包括财政拨款、专项补助、各种收费收入等。然而,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的收入管理存在混乱的情况。

首先,有些单位将收取的房租费直接记入往来科目中,并长期挂账未申报纳税。例如,某事业单位将八万多元的房租费记入其他应付款长达三年未转账,还有某事业单位将房租费直接记入工会经费中。

其次,有些单位将应收取的房租费通过合同约定直接冲抵购买的办公用品等,收支均未开票入账也未申报纳税。例如,某行政单位将近万元的办公用品和文印费直接冲抵应收取的房租费,收支均未纳入单位账内核算。

此外,还有一些单位未将收取的相关手续费纳入账内核算,直接用于相关费用开支。例如,某事业单位未将地税部门支付的近二万元的代征手续费纳入账内核算,直接用于财务部门的补助和相关费用。

最后,为了逃避财政部门监管,一些单位直接将支出票据在应支付相关费用的单位报销,形成了“账外账”。例如,某行政单位直接用近万元的招待费票据在应支付相关费用的单位报销,其收支均未纳入单位账内核算。

上述行为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核算不实,影响了单位收支规模的真实性,也逃避了财税部门监管,容易形成“小金库”。因此,审计人员应在审前调查时通过实地观察、走访调查等方法,并结合账面审查情况,关注各种可能隐瞒收入的行为,对收入管理混乱的单位应督促其建章、建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收入的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审计

1. 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高且不易移动,往往容易忽视对其真实情况的审计。然而,通过审计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未作相应的账务处理。例如,某行政单位多年前已将公用车辆出售,至今未进行账务处理。有的单位房屋已拆除并新建多年,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也未作固定资产增减的账务处理。一些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已报废还未作账务处理。

其次,有些单位以出租土地使用权的方式进行合作建房,房屋已使用多年,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房租收入和固定资产也未入账。例如,某行政单位几年前以出租土地使用权合作新建办公楼,总投资七十三万元,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房租收入和固定资产均未入账,也未申报缴纳相关税费。

此外,某些单位自行处置固定资产,手续不健全,程序不合法,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例如,某行政单位将一辆四成新的红旗轿车自行处置仅收五千元。

还有一些单位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或虽设有明细账,但登记不规范、不及时。有的长期未盘点,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账账、账实不符。

由于上述问题,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实,家底不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影响了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真实性。因此,审计人员应通过审前调查、总账与固定资产明细账的核对、现场抽查等方式核实家底,对管理混乱的单位应督促其建章、建制、建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各类票据的审计

1. 票据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的票据管理和使用存在严重的漏洞。

首先,有些单位的票据领用和核销未办理任何手续,容易形成“小金库”。例如,某行政单位的下属部门用财政收款收据三年在上级相关部门收取业务费等三万多元直接用于支付招待、补助等,未办理票据核销手续,其收支也未纳入单位统一核算。

其次,有的单位将财政票据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导致税款流失,有些单位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例如,某事业单位用财政收款收据替别人代开近二万元的引水管道维修工程款。有些单位还私自购买大量的自制收据,不仅脱离了财政监督,而且造成单位收支核算不实。

此外,票据使用不规范,有些单位为了谋取小团体利益,采取开“阴阳票”或自制收据套取现金,逃避财政部门监管,形成“账外账”。还有一些单位的票据档案保存不完整,作废的票据保存不完整,收据联未收回,只收回了报查联。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多数情况下审查票据的工作量较大,在审计时容易被忽视。因此,审计人员在对各类票据的领用和核销管理审查时,应对票据购领证进行审查,注意对已使用而未收款的票据进行核对,特别是对那些未使用财政票据而用自制收据的单位更应特别关注。

四、往来款项的审计

1. 内部往来管理混乱的问题

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时通常会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收支,但往往容易忽视单位的其他往来款项。审计发现,一些单位的内部往来管理存在混乱的情况。

首先,内部往来科目长期未对账,不少单位的内部往来款项多年不对账,有的根本无法对账。

其次,记账依据不一致,内部往来挂账随意性大。有些单位使用一些白条、领导批件、工程完工单或自制收据,有的记账双方不同时记账,特别是一些单位之间的临时借款,出借方已凭借据记账,借款方未记账,有的为了应付上级专项检查随意挂账,造成账实不符。

此外,经办人报销费用未及时收回借款,个别单位因经费紧张,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直接凭单据全额给经办人打欠条挂账,未及时冲消原来的借款,造成虚增资产、负债。

还有一些单位在人员调动时未及时结算,长时间挂账。例如,某单位挂账人员已调走十几年,但在原单位还有其应收应付款项,未进行清算。

因此,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来款项核算的监督,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对账、转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来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审计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如果对以上几个方面加以关注,一定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更好地强化审计监督。

延伸阅读
  1. 公租房押金的一般规定
  2. 能否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投资
  3. 房屋抵押贷款利率及条件
  4. 意外险的合适保额
  5. 房产抵押所需费用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2. 成都市住房保障方式及申请条件
  3.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4.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5. 股权激励是否需要申报个人所得税
  6. 孩子抚养费的确定标准
  7.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