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发生争议的解决方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者权益法动态法律知识

消费者权益发生争议的解决方法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0-27

 
106706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的权益争议有以下五种解决办法:

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解决的法律途径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可以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争议。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交换意见,寻求解决方案。这种方式具有速度快、履行率高等特点。如果经营者讲信誉、讲质量,或者纠纷的金额较小,使用这种方法解决比较快,结果也比较圆满。目前,许多经营单位都建立了为消费者服务的机构和规章制度,越来越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协商和解这种方式将使用得越来越普遍。然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缺乏强制性的约束,经营者是否承担责任完全出于自愿。如果经营者无视法律规定,容易发生推诿、应付的情况。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消费者协会是专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群众性组织。在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请求调解。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后,将转交被投诉的经营者,要求其处理和答复。如果双方都愿意调解,消费者协会可以主持调解。调解的优势在于快速、低成本,并有利于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时必须遵守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消费者与经营者无法通过协商和解或消费者协会调解解决争议时,可以直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我国没有专门从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政府机构,但许多部门实际上履行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能。例如,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商检、医药、卫生、食品监督等机关。消费者在申诉时应根据商品和服务的性质向相关职能部门投诉,不能向其他行政机关申诉。相关部门在接到申诉材料后,应迅速进行调查,并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除责令赔偿消费者外,还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四、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时,可以选择提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已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有关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活动。仲裁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和终局性的特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可以自主选择提交的仲裁机构,并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后达成协议,仲裁程序结束。如果调解后未达成协议,仲裁机构将作出裁决,裁决具有终局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裁决。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机构的裁决。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解决消费争议的最后手段。消费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后,法院代表国家对案件行使审判权,依法对消费纠纷案件进行裁决,以解决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哪些疾病可申请病假退
  2. 货到付款收货人不接怎么办
  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途径的仲裁是如何规定的
  4. 消费者是否可以就消费纠纷提请仲裁
  5. 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中协商和解是什么意思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网购退货赔付条款细化 退货费或由消费者承担
  2. 购房合同解除的事由有哪些?
  3. 饭店吃到异物怎么赔偿
  4. 被停车场升降杆砸到车怎么办
  5. 厦门导游威胁游客如何处理
  6. 手机爆炸,消费者该怎么做
  7. 消费者在订立定金条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