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20
根据现行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应在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延长为一年,并且该时效可以中断、中止。
现行的仲裁期限一般为74天,经批准可以延长,最长可延长到104天。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一般期限为50天,其中5天是受理的批准期限,45天是仲裁期限。如果需要延长,最长可延长到60天。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为防止用人单位恶意诉讼以拖延时间、加大劳动者维权成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仲裁环节规定了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即对该部分案件作出的裁决,如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不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向法院提起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被驳回的情况下,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时,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