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如果自己遭遇侵权的,可以向侵权人要求民事赔偿。法律是不允许权利人睡大觉的,即使自己享有权利,也需要在时效内进行。那么,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是多长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特殊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况的民事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年:(一) 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二) 出售未声明质量不合格的商品的情况;(三)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情况;(四)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情况。
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的起算是指确定诉讼时效开始计算的时间点。诉讼时效制度的基础在于权利主体有权利但长期不行使,因此需要法律上加以限制。诉讼时效的起算应基于权利主体能够行使请求权的事实。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
起算点的具体计算方法
在合同关系中,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的事实是诉讼时效开始的依据。在某些情况下,权利遭到侵犯之时并非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时。例如,寄存物品被变卖,诉讼时效应从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其财产被侵犯之时开始计算。根据法律的推定,只要存在知道的条件和可能,即使权利人因主观过错未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仍应开始计算。具体到各个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可能不同。以下是通常的计算方法:(1) 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2) 没有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开始计算;如果债权人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则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3) 附条件的债权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时开始计算。(4) 附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到达时开始计算。(5) 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从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开始计算。(6) 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损害发生时开始计算。如果受害人在损害发生时已知道,从损害发生时开始计算;如果受害人事后才知道,从知道时开始计算。在人身损害赔偿中,如果侵害当时即发现受伤,从侵害当日开始计算;如果侵害当时未曾发现,事后经检查确诊并证明是由该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开始计算。如果法律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有特别规定,应依照该特别规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