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嘱托登记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法律知识

依嘱托登记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8

 
417260
当前社会在登记实务中,经常遇到当事人持司法机构协助执行通知书嘱托登记机构进行相应登记的情形。那么,什么是依嘱托登记行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依嘱托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根据特定嘱托进行的不动产登记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需要办理房产证、土地证、林权证等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时,可以向相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相关单位必须予以办理。

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9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直接办理不动产登记:人民法院持有生效法律文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办理登记;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法律规定持有协助查封通知书要求办理查封登记;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做出征收或收回不动产权利决定并生效后,要求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注销登记;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的《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则规定了依嘱托登记的程序内容,例如“需要协助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当由该法律文书做出机关的工作人员送达,送达时应当提供工作证件和执行公务的证明文件”等。

依嘱托登记行为的法律后果责任

除非登记内容与相关法律文书内容不一致,不动产登记机构不承担因依嘱托登记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都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因此,不动产登记机构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等进行依嘱托登记行为,是其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如果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消灭的,该行为的效力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开始生效。因此,不动产登记机构严格按照法律文书要求履行的依嘱托登记行为,可以视为相应司法行为或行政行为的延伸,其产生的法律后果自然不应由登记机构承担。因此,该行为应享有被行政复议或诉讼的豁免权。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未经车主同意私自过户他人车辆的法律处理方式
  2. 房产过户手续及相关法律规定
  3. 未满二年房产证过户费用计算
  4. 离婚后按揭房过户的法律规定
  5. 父亲去世,房屋过户需要亲人签字
  6. 房屋过户满五年的定义
  7. 非直系亲属是否可作为房屋共有人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