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0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一条的规定,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如果第三人是善意购买并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那么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请求将不被人民法院支持。
如果夫妻一方私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给另一方造成了损失,另一方在离婚时请求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将支持其请求。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善意取得应当具备以下成立条件:
在主体方面,转让人必须是无权处分的人,而受让人必须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果受让人不符合条件,则其与转让人之间的合同将是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因此没有保护其权益的必要。
在客体方面,善意取得适用于动产或不动产。对于动产来说,交付是公示主义的要求,而对于不动产来说,登记是公示主义的要求。因此,如果动产没有交付或者不动产没有登记,除了所有权人之外的其他人对其处分行为将被视为无权处分,而善意取得是以转让人无权处分为前提。同时,用于交易的动产或不动产必须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如果被禁止流通,则不适用善意取得的规定。
在主观方面,受让人必须是善意的,即并不知情或者不应该知情。对于善意的认定,有几个考虑因素:一是受让人的知识水平和对转让人的了解程度,二是在交易时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如果明知对价并不合理,可以怀疑其存在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