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管辖原则:法律界限下的重要法规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6-03
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
一、有利于准确及时查明案件事实,保证案件质量,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旨在确保案件事实的准确和及时查明,以保证案件质量,并实现《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任务。
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和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要求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和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便于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应便于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活动,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留有余地,做到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
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留有余地,以便在具体情况下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刑事诉讼的管辖具体是怎样的
一、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刑事诉讼中的一般原则,具体如下:
-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普通刑事案件的第一审原则上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 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 中院管辖的例外规定:
-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但是对于第一审刑事案件,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不能再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
- 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 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中级人民法院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同意移送的,应当向基层人民法院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法院接到上级人民法院同意移送决定书后,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并将起诉材料退回同级人民检察院。
二、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 犯罪地法院管辖为原则:刑事案件原则上应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地以及销赃地等。
- 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例外: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的原则是以"更为适宜"为前提的,要视具体案情来定。被告人居住地包括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
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刑事诉讼证据包括以下七种:
- 物证、书证;
- 证人证言;
- 被害人陈述;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鉴定结论;
- 勘验、检查笔录;
- 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