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指定法院管辖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指定管辖法律知识

能否指定法院管辖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8

 
373647
管辖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司法制度,而管辖权的规定是比较多的,不同案件有不同的管辖权规定,管辖权中有一种是指定管辖,也就是指定某一法院审理案件,那么能指定法院管辖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指定下级法院对特定案件行使管辖权。根据我国民诉法的规定,指定管辖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时,上级法院可以指定管辖。这些特殊原因包括法律上的原因,如全体审判人员被当事人申请回避,以及事实上的原因,如战争、地震、水灾等导致该地区的人民法院无法行使管辖权。第二种情况是当管辖权发生争议时,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则可以向共同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管辖。这种管辖争议发生在法院之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争议,即法院之间争夺管辖权;二是消极争议,即两个法院之间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辖。

起诉人是否可以申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我们认为,应该允许起诉人就自己提起的案件申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权,并且上级法院应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明确答复。主要理由如下:管辖争议不仅可能发生在法院之间,也可能发生在法院与起诉人之间。

首先,消极管辖争议发生时,法院不顾起诉人的利益,起诉人与发生管辖争议的法院双方必然产生管辖争议。

其次,根据民诉法规定,当有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当原告选择的法院不愿受理时,原告与该法院之间也会产生管辖争议。这两种起诉人与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发生在一个案件有两个管辖法院的情况下。

此外,对于只有一个管辖法院的案件,起诉人可能遇到法院因案件疑难复杂而不愿立案,甚至不予受理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起诉人与起诉法院之间同样会发生管辖争议。起诉人与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不仅侵害了起诉人的实体权益,也侵犯了起诉人的起诉权。由于现行民诉法仅赋予下级法院申请指定管辖权的权力,一旦下级法院不愿管辖某案,一般也不会积极行使申请指定管辖权,特别是对于只有一个管辖法院的案件,实际上是剥夺了起诉人的起诉权。上级法院可能想要指定管辖,但由于没有下级法院的申请,缺乏指定的事实依据,无法进行指定管辖。因此,为起诉人设立申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权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有效防止有管辖权的法院不积极解决管辖争议,从而侵害起诉人的利益。一方面,这有利于保护起诉人的实体权益,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起诉人起诉权的需要。这是对起诉权的进一步落实,也是保护起诉权的有力措施。

哪些案件的管辖权异议必须经过听证程序

以下是必须经过听证程序来审查管辖权异议的案件:

1. 对相对方赖以确定管辖权的证据真实性提出异议的案件

例如,在约定管辖的案件中,管辖权异议人提出该管辖约定是当事人伪造的;或者在以当事人经常居住地确定管辖的案件中,相对方提出对方当事人的经常居住地是虚假的。对于这类管辖纠纷,只有经过听证程序,才能确定该证据的真伪,从而确定管辖。

2. 对相对方赖以确定管辖权的证据效力提出异议的案件

例如,在存在仲裁协议的管辖案件中,当事人提出该仲裁协议是无效的。对于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双方当事人相互举证、质证,并经过听证程序来确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如果仲裁协议有效,法院会告知当事人到相关机构进行仲裁;如果仲裁协议无效,法院将根据管辖的规定作出相应裁定。

3. 双方对赖以确定管辖权的证据存在不同解读的案件

例如,在合同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都认可以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但双方对合同履行地存在争执。对于这类案件,只有经过听证程序,才能确定合同履行地是甲地还是乙地,从而确定管辖。

4. 双方当事人均要求听证的案件

当双方当事人都要求进行听证时,受诉法院应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听证。

总之,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方法,应以书面审查为主,辅以听证审查。具体的程序和实体审查应根据具体案件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在审查过程中,既要注重效率,也要注重质量。

延伸阅读
  1. 网络侵权管辖法院的确定
  2. 当事人对管辖权的异议是否可提起
  3. 案件管辖的移送和转移
  4. 管辖移送诉前保全是否需要解除
  5. 管辖权异议的举证期限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2.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3.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4. 法律咨询:关于管辖权异议的问题
  5.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6. 复议改变的管辖确定方式
  7. 如何选择网络购物纠纷的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