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人改变房屋用途需要哪些手续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居住用房租赁法律知识

出租人改变房屋用途需要哪些手续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1-13

 
21651
出租人就是房东,对出租房子具有所有权,但是把房子出租出去后,使用权在租客受理,并不能轻易改变房屋用途,但办理一些手续是可以改变房屋用途的。那么出租人改变房屋用途需要哪些手续?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出租人改变房屋用途的法律程序

一、终止租赁合同

如果出租人想要改变承租人租房的用途,首先应该终止租赁合同。

二、支付违约金

在改变房屋用途之前,出租人需要支付承租方违约金。

改变房屋用途的法律规定

一、强制性规定

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改变房屋用途设有强制性规定。

根据我国的基本政策,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使用功能取决于土地用途。根据《物权法》第140条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8条的明确规定,改变土地用途需要经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此外,房屋用途的改变涉及到建筑物使用目的的根本改变,对业主利益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物权法》第77条的规定,如果业主将住宅改为商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管理规约,并征得有利害关系的业主的同意。

二、效力性规范

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房屋用途改变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效力性规范。

根据民法理论,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行为并不一定无效,强制性规定可以分为禁止性规范和效力性规范。如果法律对法律行为的内容和结果没有否定,只是对外部条件有要求,那么这属于禁止性规范。

对于未经主管机关批准的房屋用途改变问题,如果将其视为禁止性规范,房屋所有人的行为只能依靠主管机关的处理或处罚进行纠正。如果在合同效力上不否认这种行为,就会导致房屋所有人逃避应补交的国家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从而影响土地分类管理、城市规划和相邻房屋权利人的利益,损害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同时也对其他守规经营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此外,由于不同用途的房屋在消防、水电等方面的设计布局和程度不同,如果擅自改变房屋用途而没有办理相应的设施变更手续,就容易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可以推断,擅自改变房屋使用功能用于出租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希望的。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房屋用途改变的强制性规定应属于效力性规范,当事人违反这一强制性规定将导致租赁合同无效。

延伸阅读
  1. 单间房屋出租是否合法
  2. 个人财产投资收益的处理原则
  3. 开发商未出售的房屋是否可出租
  4. 租房发生火灾损失谁赔
  5. 政府是否有权力出租安置房

房屋租赁热门知识

  1. 个人房屋出租协议
  2. 买不起的教育地产租起来反而便宜
  3. 租赁房屋甲方违约的处理方式
  4. 公租房押金的一般规定
  5. 外来人如何申请公租房
  6. 房子签的一年合同我不住了房东转租给了别人押金退我吗
  7. 私自转租的合同无效吗?
房屋租赁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