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自治自律的基本原则是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业主自治自律的基本原则是哪些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2-03-22

 
213771
业主自治自律的基本原则为主权原则;程序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等。在我国目前最新的物业管理条例中是支持业主自治管理的这种机制的,但需要业主先成立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同时起到相应的作用。关于业主自治自律的基本原则是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业主自治自律的基本原则

1. 主权原则

主权在业主,一切权利属于业主。业主通过民主方式作出决定,重大问题由全体业主决定。

2. 程序原则

制定议事规则,一切决定必须依法和依规则作出。

3. 分权制衡原则

建立业主自治组织,设立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使其相对独立并相互制衡。

4. 保护少数原则

确保少数业主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5. 直选原则

业主委员和业主代表由业主直接选举产生。

6. 非导力原则

业主可以和平请愿,但不能采取强力行动。

7. 参与原则

业主按程序有序、有效参与,包括投票和竞选业主委员,业主代表是积极参与的形式。

8.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每个物业管理区域应设立一个业主大会。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考虑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物业管理的范围

1. 房屋维护与修缮管理

主要负责房屋的维护和修缮管理。

2. 绿化管理

制定和实施绿化管理条例,为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3. 卫生管理

提供高品质的卫生环境,满足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居住需求。

4. 治安管理

包括房屋建筑及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产权人和使用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并执行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5. 车辆交通管理

管理小区的主要通道、停车场地及设施。

6. 公用市政设施管理

委托管理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邮电、通讯等市政设施,并代收代交相关费用。

7. 违章建筑的管理

配合违章建筑主管部门,举报和监督管理违章建筑。

8. 多种生活服务

提供公共楼道、楼外道路及公厕的保洁清扫、垃圾清运等常规服务;开辟夜间收费停车场、收费农贸市场、旅游服务、养花种苗出售等经营服务,为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便利,增加收入,弥补管理经费的不足。

延伸阅读
  1. 物权法对建筑物所有权的划分
  2. 搬迁新楼房需要注意什么
  3. 小产权房的楼顶是归楼顶的用户吗
  4.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5. 物业有权赶走租户吗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房屋漏水的处理程序及责任划分
  2. 房屋出现裂缝购房者的维权途径
  3. 相邻权原则与相邻关系的处理
  4. 案情简介:邻居违建纠纷
  5. 地役权的性质和相关规定
  6. 成立业主委员会所需材料
  7. 业主委员会决定的撤销程序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