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7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可以由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并通告全体业主。
然而,这一条款的解释应该是: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如果被人民法院判决为违法,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履行撤销手续并通告全体业主。因为根据普遍适用的原则,是否违法的判断权在于法院,而不是行政机关。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15条的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性组织,负责办理本辖区涉及物业管理的公共事务。业主委员会只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没有自治管理规范决定权。
业主委员会本身是一家非盈利社会组织,没有财产来源,也没有收入用于支付聘用人员的工资。具体来说,业主委员会决定聘用工作人员并支付工资时,必须从业主的共同收益中支付,这损害了业主的合法利益。此外,聘用社会人员超出了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权限范围。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成员应由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担任。业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应由业主委员会成员推选产生。由此可见,业主委员会的成员必须是业主,其他人员不能成为业主委员会的成员。
虽然业主委员会精力有限,聘用其他人员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似乎是合理的。但根据目前的法律规范,业主委员会没有专职委员,业主委员会成员本身就是代表业主利益、为业主服务的。他们应按照物业管理规范履行职责,而不应聘请其他人员替代他们的职责。当然,如果业主大会经表决通过,同意聘用人员从事专职服务工作,那么这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