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3-11-0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法院作出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当事人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裁定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驳回或不予受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提出执行异议或申请复议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如果案外人对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仲裁调解书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同样,如果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或不予受理案外人提出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仲裁调解书申请,案外人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后,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进行执行。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负责。
(1)执行员收到申请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仲裁裁决所确定的义务。如果被执行人逾期未履行义务,则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执行。
(2)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仲裁裁决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有权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有权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指定的财物或票证;有权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指定的行为。
(3)被执行人未按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指定的期限履行支付金钱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未按规定期限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后,被执行人仍无力偿还债务,应当继续履行义务。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拥有其他财产时,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当被申请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时,申请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宣告被执行人破产以清偿债务。
(4)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如果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恢复执行程序。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担保人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