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协议,法院是否有审查义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执行和解协议,法院是否有审查义务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7-21

 
17440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法院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执行和解协议书,签订协议后法院会中止案件的执行,那么执行和解协议,法院有没有审查义务?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执行和解协议,法院是否有审查义务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和解协议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签订的,法院有审查义务的,主要审查是否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是否具备履行和解协议的条件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执行和解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如何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1、当事人主动报告

分为申请执行人向法院报告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和被执行人主动报告自己的财产线索。

(1)申请执行人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申请执行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会尽力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提供给法院。虽然会有诸多不便,但申请执行人在与被执行人进行民事活动中会不同程度的掌握着被执行人财产信息,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法院,法院可直接展开调查,以便快速查清被执行人的财产。

(2)被执行人主动向法院报告自己的财产线索。

被执行人应如实向法院申报财产,不得隐瞒或提供虚假的材料。包括:工资、现金、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动产、股权和其他投资权益,以及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等。

2、法院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

(1)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了解被执行人的存款及信用信息;

(2)向房管部门了解被执行人的房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等信息;

(3)向车管所了解被执行人机动车的信息;

(4)向工商登记部门查询被执行人及相关公司、企业登记等信息;

(5)向证券公司了解被执行人的股权等信息;

(6)向公安户籍部门了解被执行人的家庭及相关信息;

(7)向被执行人的工作单位了解其收入、住房公积金等信息;

(8)向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等机构及小区居民侧面了解被执行人的收入、生活来源等情况;

(9)向其他有关单位、知情人员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社交活动、经营状况等信息。

延伸阅读
  1.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
  2. 赋予民事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的必要性
  3. 法院是否会主动促进执行和解
  4. 执行和解是否需要经法院同意
  5. 执行和解后执行费怎么算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2.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3.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
  4. 什么是强制执行
  5. 执行异议的规定
  6.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7. 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