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2-1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和解协议是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的,无需经过人民法院的同意。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的规定,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如果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根据一定条件,人民法院是可以执行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的。
如果对被执行人有抚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
如果被执行人在执行依据生效后,为逃避债务而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
如果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按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进行计算。
为什么能执行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呢?原因如下:
人民法院保障的是被执行人的居住权,而非房屋所有权。
所保障的居住权是维持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生活必需的,否则,保障就没有必要。
保障是有期限的。债权人对债务人生存权的保障是应急性的,即“救急不救穷”。债务人最终应向当地政府申请住房保障,而不能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义务全部转嫁给债权人。
被执行人不得利用法律对其生存权的保障来逃避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