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5-01-09
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是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两种情况。执行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执行中自行和解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应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执行外和解则是指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执行中达成和解执行协议,由法院执行人员记录在笔录中。
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在协议概念内涵上存在差异。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协议,而执行外和解是指在人民法院执行中达成的协议。
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在协议引起的法律效果上有所不同。执行和解的协议内容应记录在笔录中,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而执行外和解的协议由法院执行人员记录在笔录中,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时,需要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异议。
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在协议是否具有可诉性上也存在差异。执行和解的协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可以直接对执行程序产生影响,因此具有可诉性。而执行外和解的协议由法院执行人员记录,需要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异议。
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在协议中的担保条款法律效力上也有所不同。执行和解的协议中的担保条款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担保条款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而执行外和解的协议中的担保条款需要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异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6条第1款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在执行中达成和解协议后,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因此,执行和解生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和解协议必须在执行时效内订立。其次,和解协议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的。最后,该执行和解协议必须经过法院确认并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