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法规法律知识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04

 
159095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相应的开发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拿到房地产开发的条件才可以进行,否则其行为是不具有合法的效力的,就会一定的情况下存在不正当的经营行为。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是什么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以下不正当经营行为:

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和广告

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布虚假的房源信息和广告,误导购房者。

恶意炒作、哄抬房价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捏造或散布涨价信息等方式,恶意炒作和哄抬房价,追求不正当利益。

未取得预售许可证销售商品房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商品房。

收取定金、预订款等费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认购、预订、排号、发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等费用,以此借机抬高价格。

捂盘惜售或变相囤积房源

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或变相囤积房源,限制房源供应,以提高房价。

销售不予明码标价

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明码标价销售商品房,以标价之外的方式加价出售房屋或收取未标明的费用。

限定购房人接受商品或服务价格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捆绑搭售或附加条件等方式,限定购房人接受商品或服务价格。

再销售已作为商品房销售合同标的物的商品房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已作为商品房销售合同标的物的商品房再销售给他人。

其他不正当经营行为

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其他不正当经营行为。

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监管:

书面警示

对存在不正当经营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书面警示。

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

对存在不正当经营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约谈,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和警示。

公开通报企业不正当经营行为

公开通报存在不正当经营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加舆论压力。

列入严重违法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

将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列入名单,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

重点审核资质审查

资质许可机关在资质审查中重点审核存在不正当经营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对于存在不正当经营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若不正当经营行为需要其他部门处理,应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若涉嫌犯罪,应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基础上,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将采取书面警示、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公开通报企业不正当经营行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重点审核资质审查等措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监管。

住建部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推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始终保持高压严查态势。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自查不规范行为,加强自律,依法依规经营,诚信守诺。

延伸阅读
  1. 证券交易所的消极作用
  2. 夫妻关系维护协议
  3.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4.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
  5. 不正当竞争是否以竞争关系为前提?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土地租赁合同的有效期限
  2. 如何办理房产证补办手续
  3. 一、物业费违约金上限
  4. 开发商未按期交房应赔偿违约金
  5. 土地抵押后上面的在建工程是否抵押
  6. 二手房交易按揭贷款的基本操作流程
  7. 继承公证确权后的房产是否必须过户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