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房与众筹房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02
众筹是一个新兴的名词,是指向不特定的群众筹集资金的行为,例如开发某一产品时,开发者可以在众筹平台发现从筹项目,让群众参与支付众筹款,那么集资房与众筹房有怎样的区别?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集资房与众筹房的区别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集资房与众筹房的主要区别在于集资对象的不同。
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集资房的集资对象是单位职工,而众筹房的对象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众。这两种房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集资房的规定
根据第三十四条,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集资合作建房。参加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对象必须限定在本单位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众筹房的规定
众筹房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其对象是广泛的社会群众。众筹房的建设并不依赖于单位自用土地,而是由社会群众通过众筹的方式参与房屋建设。
建设标准和管理
根据第三十五条,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一部分,其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执行。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应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管理。对于众筹房,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其建设标准和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费用交纳
在集资房过户过程中,需要交纳以下费用:1. 契税:根据成交价格的不同,普通住宅的契税为成交价格的1.5%,非普通住宅的契税为成交价格的3%。契税由买方承担。2. 印花税:二手房的买卖双方各需交纳成交价格的万分之五作为印花税。3. 个人所得税:对于房产交付时间不足2年的房产,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有两种情况: - 如果能提供房产原价值凭证,个人所得税为实际成交价格减去原购买价格和合理费用后的金额乘以20%; - 如果无法提供房产原价值证明或合理费用凭证,个人所得税为房产实际成交价格的1%。 如果房产已满5年且为家庭唯一住房,则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如果业主在出售该房产当年内计划再次购置房产,可以向税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先交纳相应部分的个人所得税作为纳税保证金,在1年内重新购置房产后,可以退还相应部分的个人所得税。4. 营业税:对于房产证填发时间不足2年的房产,需要交纳成交价格5.5%的营业税。满5年后,普通住宅可以免交营业税,非普通住宅需要按照实际成交价格减去原购买价格后的金额乘以5.5%交纳。5. 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在转让时,如果存在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的差价,卖方需要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比例由政府规定。以上是集资房过户过程中需要交纳的费用。对于众筹房,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其费用交纳可能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