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关系纠纷处理裁判规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相邻权法律知识

相邻关系纠纷处理裁判规则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7-21

 
157471
相邻关系的种类很多,法律很难对各种相邻关系都作出具体规定,这就需要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应该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适当考虑历史情况和习惯,公平合理地处理纠纷。

相邻关系纠纷处理裁判规则

1、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五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2、具体的裁判规则

(1)处理相邻关系,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适用法律。在法律、法规对某种相邻关系均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一并适用;在法律对相邻关系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单独适用法规;在几部法律、法规对同一相邻关系均有规定的情况下,应当综合适用。

(2)处理相邻关系,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但司法解释有规定的,可以单独适用司法解释。

《物权法》虽未把法律解释、司法解择、行政规章作为处理相邻关系的依据,但在审判实践中如法律、法规对于相邻关系未作规定的,审理纠纷时可直接适用司法解择作出判决。

(3)适用“当地习惯”处理相邻关系,应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均无规定为前提。

《物权法》将“当地习惯”列入调整相邻关系的规范,是对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作用在于弥补法律、法规的不足。它属于限制性的规范,仅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有效。但如果找不到“当地习惯”或者不宜适用“当地习惯”,应当依据《物权法》规定的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进行处理。

(4)作为裁判依据的“习惯”必须是当地多年实施且为当地多数人所遵从和认可的习惯。这种习惯已经具有“习惯法”的作用,在当地具有类似于法律一样的约束力。同时,这种习惯以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为限。

相关知识:相邻关系纠纷诉讼证据的保存

从法律实务的角度,相邻权纠纷尤其是因相邻关系造成的损害,在诉讼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是相关证据的固定和保存。

对此,请注意如下事项:

(1)如因相邻关系给自己的财产造成损害,通常私自对现场的拍照、录音等形成的材料在法庭上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应及时向居委会或物业服务公司等报告,并要求其出具证人证言。

(2)在调解过程中,通常会形成调解笔录,其在法庭上也可作为证据提供。

(3)对现场进行公证。公证的证据,对方通常无法反驳。

(4)如损害较大,计算损害的金额,需要找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估价。

延伸阅读
  1. 相邻关系的法律处理原则
  2. 开发商与业主相邻关系纠纷案例:如何维护相邻权益
  3. 相邻通行权的法律规定
  4. 一、房屋权属判决的执行程序
  5. 相邻关系纠纷的处理方法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
  2. 问题一、小区屋顶砸伤业主、砸坏业主财物由谁承担责任?
  3. 采光权的定义和适用法规
  4.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
  5. 房地产相邻关系的种类
  6. 成立业主大会的条件
  7. 房屋采光权的救济方法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