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的行政价值如何确定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2-05
【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行政价值确定
行政价值的确定与行政实践
行政实践的本质
行政实践是行政主体对其本质的自我确定。行政主体是行政行为的发生者和行政关系的承担者,从事着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实践将行政主体与其他社会人群区别开来,是行政主体的本质特征。
行政实践的基本内容
行政实践具有以下基本内容:
- 行政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行政实践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运行和公众社会生活的需要,更是通过推动社会发展来实现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合理、健全的行政实践往往在问题潜伏状态下就能科学地预测到其出现的可能性并加以解决。
- 行政实践中,行政主体能够不断地直观和反思自身,实现对自我的认识。行政实践为行政主体认识自我提供了通道,使行政主体能够随时掌握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向它提出的新要求,并根据这种要求来调整自我和改变自我。
- 行政实践是一种具有组织性的社会活动。行政组织的职能需要通过行政人员来履行,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必须是代表行政组织的行为和实现行政组织总体目标的行为。行政实践是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的高度统一。
行政主体的自我确定与价值确定
行政主体的自我确定包含外在确定和内在确定两个方面。外在确定是由行政法律、行政政策和行政体制对行政主体的位置加以确定的,然后再对行政主体的性质和职能等方面作出确定。行政主体的内在确定是一种直接影响行政行为的义务感和责任意识,使其与组织的总体目标谐调一致。
行政价值的确定
行政价值的确定归根到底是行政人员的价值确定。行政人员选择从事行政实践,意味着将其作为社会性存在的方式,并将其视为与个人肉体存在同等重要的生命存在。行政行为的发生是对个人生命的证明,而行政价值的体现在于维护和增进行政实践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