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信访:信访人的注意事项及法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9
(深圳陈伟律师手机:13715219058)
信访形式和提出要求
根据《信访条例》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的规定,信访人在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时,应前往相关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如果有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则应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信访人在提出信访事项时,应确保客观真实,并对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他们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也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信访人的行为规范
根据《信访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他们应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并且禁止以下行为:1. 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或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堵塞、阻断交通;2. 携带危险物品或管制器具;3. 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4. 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5. 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以信访为名牟取私利;6.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违反第十八条和第二十条规定的行为,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和教育。如果经过劝阻、批评和教育后仍然无效,公安机关可以给予警告、训诫或制止。如果信访人违反了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规,或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并给予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如果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如果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或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