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10-08

 
71698
在公司中工作的员工都必须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才可以的,这个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工人签订劳动合同的话,那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但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保障条款。因此,《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以下内容: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但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一旦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合同,劳动者加入用人单位,承担特定工种、岗位或职务的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根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主体

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首先,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质的公民,不具备法律资格的公民和没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

劳动者

根据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象包括:新招用的劳动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员。特殊人员指的是根据劳动部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和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以下人员:一是存在劳动关系但未能履行劳动义务的特殊人员,例如用人单位的富余人员、长期放假的职工、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长期病假人员、停薪留职人员、被派到合资、参股单位的人员;二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中共党委书记、厂长或经理、工会主席等。

用人单位

根据劳动法律和法规的规定,需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个体、合伙制非法人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特殊类型经济组织,如租赁经营(生产)、承包经营(生产)的企业等。

延伸阅读
  1. 如何撰写合同到期不续签申请书
  2. 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
  3. 工会的职能及法律责任
  4. 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
  5. 离职对上月工资的影响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4.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