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这是贸易自由主义反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依据。这些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和检测措施无疑会给国际贸易带来诸多不便,并同时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
近几年,中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对中国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主要措施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中关税逐渐降低,非关税措施日益受到限制和约束,但是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最普遍、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成为各国保护产业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阻止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进行贸易保护。本文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特点,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企业在
期望进一步实现1994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各项目标;认识到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能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作出重大贡献;但不能利用这些措施,作为对情况相同的国家进行任意或无理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而应遵循本协议的规定;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和实
如ISO9000、ISO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近年来这些自愿性措施正与强制性措施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更为广泛和深远。许多技术性贸易措施可能直接导致限制甚至禁止进口。另外,技术壁
世贸组织建立以后,各成员国关税下降,非关税措施受到了抑制和规范。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发达国家成员有意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下允许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使之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从而出现了国际贸易中商品的进出口由价格、关税调节变成
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限制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已经逐渐成为继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之外的又一个新的贸易壁垒。本文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容、特点的阐述及影响机制的分析,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的实际相应
中国持续贸易顺差使其成为“众矢之的”。2006年,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9,689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家;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774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74%。另外,“中国制造威胁论”在潜意识层次上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一些国家将本国的失业和贸易逆差归罪于
继续深入学习WTO规则,强化应对意识。加强对主要贸易国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应对贸易壁垒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跟踪了解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贸易壁垒,寻找并制定应对方案,避免因侥幸心理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明确自身生产技术水平所处
江苏省机电类产品出口逐年增加,占江苏省出口量的比重已超过50%。影响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尾气排放、电磁兼容、绿色环保、包装材料以及再生利用和废弃回收等方面。尾气排放标准欧盟早就规定了机动车辆的强制性尾气排放标准,主要是针对排
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度明显加大。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美欧等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如欧盟频频对中国出台新的产品技术安全指令。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欧盟REACH法规,涉及面广,程序繁杂,成为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技术贸易壁垒和影
WTO成立后,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减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更隐蔽、更难逾越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与经济的优势,制定了各种苛刻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认证制度,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设置了障碍,也严重影响了浙江的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各国政府对环保、安全、卫生要求日趋严格,促进了TBT的发展。而TBT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超出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及现状等,提出了政府与企业各自的应对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