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4
监护权是父母对儿女所拥有的一种权利,监护权能够有效的保障小孩子的权利,而父母就是监护人,监护人一般具有相应的权利,应当对被监护人具有引导和教育的义务。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监护人原因
监护关系成立后,根据法定缘由,监护关系可能终止。监护人方面的原因包括:
- 死亡:监护人去世,监护关系自动终止;
- 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无法继续履行监护职责;
- 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亲属关系消灭: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亲属关系消失,监护关系随之终止;
- 监护人因正当理由辞去监护职务:监护人有正当理由辞去监护职务,监护关系应当终止;
- 依法被取消监护人资格:监护人因不履行监护义务或损害被监护人利益,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可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被监护人原因
被监护人方面的原因包括:
- 死亡:被监护人去世,监护关系自动终止;
- 已成年:未成年人成年后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关系终止;
- 为他人收养:被监护人被他人收养,监护关系终止;
- 父母不能行使监护权:父母不能行使监护权的情况消失,监护关系终止;
- 撤销无行为能力的宣告:被监护人的无行为能力宣告被撤销,监护关系终止。
如何解除监护关系
监护关系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因此当被监护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应当解除。解除监护关系的原因包括:
- 未成年人已达成年的法律事实或监护人、被监护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这些情况下,监护关系会自动解除,无需特定的法律形式。然而,对于解除原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关系,则需要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来撤销监护关系;
- 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在这些情况下,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单位可以提起变更监护人的诉讼程序,撤销原监护人并重新指定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