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是企业破产法新引入的一项制度,是指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根据《破
**家具本是黑龙江当地知名的家具品牌,但经过原董事长冯*明数年“折腾”,上市公司早已病入膏肓。2008年底,伊春市政府将冯所持的股权收归国有。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3325578万元,负债高达65743万元,股东权益为-3253926万元,严重资不抵债。由此可见,S*ST光明危机的化
狭义的破产制度仅指破产清算制度,广义的破产制度还包括重整与和解制度。所谓破产,是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不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补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并由法院宣告破产解散。破产法是调整基于破产事
破产重整制度兼有债务清偿法和企业法的性质。在这里,所谓债务清偿法,指的是在债务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依法在债务人现有财产的范围内,实现多数债权人之间的公平分配和债务了结。重整制度的这种双重属性,是它有别于破产清算制度和传统的和解制度的一个重要特
破产重整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蕴涵着的深刻理性精神,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学界对于破产重整制度已有一定研究,但对于这一独特法律现象为何会产生以及如何在理论上去解释它却鲜有人为之努力。破产重整制度以其本身所体现的宏观干预、保持就业均衡的理念满足了形势的
在此意义上,任何个人和单位对国家机关,当然包括人民法院,有权提出建议,但这种“建议权”是宽泛而抽象的,甚至缺乏实质约束力的,因为没有法律后果的规定,不符合法律规范的严格要件,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程序作为保障。而此处所谓“建议权”,是在以“利害关系”为基准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企业破产法》第70条第1款规定:“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对债务人进行重整。”企业依法进行重整的,可以裁减人员。发生严重困难,是指用人单位的产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进行裁员。采取上述办法后仍然需要裁
美国《破产法》第1104规定,“对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债务人,原则上法院不指派管理人,除非债务人有严重的欺诈违法行为”。该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以上规定可以发现,
破产申请是指自己的公司在运营不下去的之后去申请的破产。也叫申请重整,是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请求。破产申请是破产申请人请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意思表示。破产申请人是与破产案件有利害关系、依法具有破产申请资格的民事主体。破产法第8条规定,提出破产申请,应当采
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公司没有债务清偿能力的,公司是可以申请破产的,公司破产受理后,法院是终止执行的,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程序。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
债权人申请债务人进行破产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经过清理债权债务与财产状况,认为债务人企业可以通过重整获得更大效益,从而能更好地清偿债务,而且重整所带来的后果要优于破产清算的。
是指在企业无力偿债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保护企业继续经营,实现债务清理和企业调整,使之摆脱困境,走向复兴的再建性债务清理制度。由于重整程序与破产清算程序的目标不同,破产法对适用重整程序的破产原因需要作扩大的规定。这就是,企业因为经营或者财务发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指承包人对于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优先于一般的债权。法院受理房地产破产案件后,管理人在债权认定的过程中将依据所调查的职工债权与申报债权进行分类,根据《企业破产法》113条规定,破产债权分为
重整制度的价值在于将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牺牲重整企业债权人的债权以换取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当债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重整制度作出的选择是符合一般正义的原则的。纵观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判断债务人是否具备重整原因时,其所采取的标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