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7-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债务人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实的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情况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罚款。
债务人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的,或者伪造、销毁有关财产证据材料而使财产状况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罚款。
(1)直接目的不同
尽管预防破产为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的共同终极目的,但在直接目的上二者存在区别。破产和解是通过调整债权债务关系来维持债务企业的法人人格不坠落,从而实现预防破产的目的,具有消极性和外在性的特点;而破产重整的目的则更深入一层,不仅在于消极地维持债务企业的法人人格,而且深入企业内部,寻找其深层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使债务企业重获健全的生产经营能力,实现治标和治本的双重功效,因而具有积极性和内在性的特点。
(2)适用对象不同
破产和解的适用对象与破产清算的范围一致,较之破产重整远为宽泛。除美国等极少数国家适用破产重整的对象不仅包括公司,还包括合伙与个人外,多数国家的重整制度均以公司为对象,严格限制适用范围。
(3)申请权人不同
尽管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都采取当事人申请主义,但破产和解一般只有债务人才能成为申请权人,而破产重整理论上除债务人之外,具备一定条件的股东和债权人均有申请权。
(4)利害关系不同
就维护利益关系而言,和解程序是在债权人和债务人对立状态下进行的,主要维护债权人利益;而重整程序则是在债权人和债务人同心协力状态下进行的,能够统筹兼顾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利益。
(5)合意的性质和地位不同
和解和重整都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基础,但和解程序中的合意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达成的集体性和强制性契约,属于合同行为;而重整程序中的合意是由债权人、债务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立于同一立场,本着同一目标作出的意思表示,属于共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