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裁员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国有企业裁员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5-07-27

 
430775
国有企业是指企业的所有资产归国家所有的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企业类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是比较多的,如调节收入、充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金等,那么国企能不能大裁员的?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国有企业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经营方式调整或进行破产重整等情形时,可以进行大规模裁员。

裁员条件

根据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员顺序

在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以下人员:

  1.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2.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3.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人员。

裁员程序

国有企业在合法裁员时,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 提出裁减人员方案;
  3. 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 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 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延伸阅读
  1. 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限规定
  2. 以保证方式担保的个人贷款相关法律规定
  3. 倒签提单的法律风险
  4. 法律咨询:就工程合同相关问题的法律咨询
  5. 合同中的不可抗拒因素约定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
  2. 房屋租赁合同遗失的法律处理方式
  3. 买卖合同成立要件
  4. 女儿购房,妈妈作为担保人的法律规定
  5. 定金的性质及约定
  6. 两名法院工作人员共同违法的处罚方式
  7. 案情简介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解除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的债权转让
  2. 试用期约定的次数
  3. 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4. 试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5.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6.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7.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最新经销商合作协议范本
  3.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4.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