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案例分析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04
2004年安福县人平易近当局从福建招商引资引进一客商来安福从事原铁砂礓挖掘勾当,该客商于2004年7月13日到安福县工商行政办理局声请办理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挂号,其核准挂号的企业人员一定的数目为“××矿业研发有限公司”,因为该客商从事矿业挖掘的手续不齐备,在没有办理业务执照的环境下,于2004年9月份儿起头,以其核准的企业名称的名义,从事原铁砂礓露天挖掘和发卖谋划勾当。到发案止,共挖掘原铁砂礓2千吨,并将其挖掘的1千吨原铁砂礓运往新余市加工成精铁粉并发卖,共计发卖额222884.5元。
措施惩罚理论之一:无照经营违法行为
背景
本案涉及××矿业研发有限公司未依法取得工商业务执照,私自从事原铁砂挖掘及销售活动。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四条第(一)项规定,私自从事经营活动而未取得许可证或其他核准文件和业务执照的行为属于无照经营行为。由于该公司已经挖掘原铁砂2千吨,其经营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破坏环境资源的情况。
适用法律规定
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于从事无照经营行为存在危害人体健康、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情况,可以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设备、装备、原材料、产品等财物,并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措施与惩罚
基于以上事实和法律规定,对于××矿业研发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应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首先,可以没收该公司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设备、装备、原材料、产品等财物。其次,可以对该公司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措施惩罚理论之二:冒用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背景
本案中,××矿业研发有限公司在工商部门申办了名称预先核准,并以该核准的公司名称为名义从事原铁砂挖掘及销售活动。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自该条例颁布之日起设立公司,未经公司注册机构核准注册的,不得以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六个月,在保留期内不得用于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转让。
适用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注册管理条例》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未依法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却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公司注册机构责令纠正或给予明文的命令禁止,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措施与惩罚
鉴于××矿业研发有限公司冒用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注册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公司注册机构应责令该公司纠正行为并禁止继续以该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可以对该公司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况构成犯罪,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作者赞同第二种措施惩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