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05
2005年,滨海县某媒体连续发布了3个药品广告,其内容为:“××药,骨病新药,专治骨质增生,纯中药制剂,绿色治疗,药效强劲,治病除根。”“××药,治疗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肝胆管结石、尿路结石等特效用药,治疗彻底不复发;”“××药由国家药品监督局质量认证;中华中药医学会推广治疗肺病的首选品种,能有效的治疗慢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矽肺、干咳、久咳不愈等。”
以上三个药品案例,药品广告主均为药品生产商聘用的专职药品推销员。他们每到一地,利用当地媒体发布虚假广告,误导病患者,被药品经营者称其为“广告药”。“广告药”有四个共同点:一是选择靠近交通要道、人群聚集,中心医院等地作为销售点。二是经营周期短,采用“短频快”的方式。三是采取销售和赠送结合的方式,盅惑患者购买此类“广告药”。四是药价奇高,让消费者买单。
2005年,射阳县某大药房的广告宣称:销售的特效药品9块9平喘清肺胶囊,能够两分钟止咳、三分钟平喘、4天治哮喘、24天彻底清除哮喘病的发病根源。射阳一位七旬老人,被上述神奇药品广告所打动,购买了上述药品,并按说明进行服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反而毫无疗效,差点使原本只患哮喘病的老人险些走上不归路。
这则广告媒体夸大了药品的适用范围和疗效,使用一些不真实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在广告中又利用名人效应,以患者现身说法等手段欺骗、误导了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