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劳动诉讼的性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有关劳动诉讼的性质

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11-25

 
76770
手心律师网小编在本文介绍了有关劳动诉讼的性质,并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常识,希望对此问题有疑问的朋友能带来帮助。

劳动争议的性质及仲裁程序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程序的重要性

根据上述规定可以得知,仲裁程序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案件不能进入诉讼程序。然而,在审判实践中,劳动争议案件在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反诉程序时存在不合适的情况。

反诉程序的不适用

首先,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起诉后,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反诉,而反诉的请求未经过仲裁裁决,那么双方的争议就是在未经仲裁的情况下进入诉讼程序,这违反了前置程序的规定。

其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起诉后,另一方当事人提起的反诉内容经过了仲裁,那么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的“不服仲裁裁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变得无意义。此外,在劳动争议双方都不服仲裁结果的情况下,如果双方都起诉,案件总得有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诉请也都应得到处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反诉程序会引发一些问题。

建议采用复合诉讼

因此,筆者建议对劳动争议诉讼采用复合诉讼的方式,类似于离婚诉讼。即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提起诉讼后,不管另一方是否服从仲裁裁决,法院都会将仲裁的内容一并审理,对于合理合法的予以维持,对于不合理合法的予以纠正。这样可以与劳动法规定协调一致,同时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对于未经过仲裁的内容,如果双方当事人有争议,可以先经过仲裁程序,然后再另行起诉。

延伸阅读
  1. 典型案例引出的问题
  2. 雇佣童工的管辖部门及举报方式
  3. 案情介绍
  4. 社保缴纳标准
  5. 员工请假去表白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理由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被收购,员工的补偿权益
  2.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3.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
  4. 在现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是否不能休年假
  5.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6.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7. 一、口头解雇的法律维权途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劳动争议解决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婚假应该怎么休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6. 单位非法用工造成伤害了怎么办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经纪人聘用合同范本
  2. 互联网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3. 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4.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