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应该怎么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伤赔偿 > 假期法律解决方案

婚假应该怎么休

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20-05-25

  
49496

导读

婚假,是国家给予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每个劳动者都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结婚是人生大事,我国的法律对于这一大事明文规定了假期,以保障公民的权利。

概念解读

婚假,是国家给予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每个劳动者都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结婚是人生大事,我国的法律对于这一大事明文规定了假期,以保障公民的权利。

参考案例

1、婚假的天数

案例简介

周先生与朱小姐经人介绍认识、相恋,两人很快登记结婚,领取了结婚证。此时周先生28岁,朱小姐23岁,两人均为初次结婚。不久后,两人分别向各自公司提出要求休婚假和晚婚假。

案件分析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所以周先生与朱小姐均可享受婚假已经晚婚假。

2、再婚的婚假

案例简介

24岁的王女士不顾家人已经好友的反对,与40岁的,离异过一次的庄先生登记结婚。登记后,两人分别向各自公司提出要求休婚假和晚婚假。

案件分析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因此,再婚者同初婚者一样,同样可以享受婚假待遇。 所以王女士与庄先生均可享受婚假。

3、婚假的工资

案例简介

2010年9月,冯先生和陈小姐登记结婚,二人均初婚及晚婚。2009年11月,两人向单位申请休婚假及晚婚假15日,从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13日。2011年1月,单位支付了两人的2010年12月的工资,因未包括婚假及晚婚假15天的工资,两人遂与单位发生争议。

案件分析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为职工已经提供了劳动,应当依法按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单位做法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法条依据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 婚丧假 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解决方法

要休婚假前,应当安排好手上的工作,做好一切被拒绝的可能然后找个适合谈话的机会和上级进行交谈,并且做一份详细的请假前期的工作计划,保持一份时刻准备再此申请的理由,与公司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实在无计可施,可申请劳动仲裁。

温馨提醒

由于婚假具体休假的时间法律没有统一的规定,各省制定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应当会有明确的天数,所以在休婚假的天数上,可查询当地的具体规定。

关于婚假的有效日期,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各单位会有自己的明确规定。建议劳动者在求职时可就此作询问了解,或者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员工手册》。《员工手册》是公司对婚假合理使用的管理手段,如果此制度是经过民主程序制订的,应当认可它的效力。当然,如果公司的制度违背了公平合理性,员工可以通过工会、仲裁等方式推翻其效力。

相关标签: 结婚照有什么要求
延伸阅读
  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彩礼纠纷
  2. 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彩礼纠纷
  3.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4. 未婚有孕,孩子怎么办?

假期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婚假应该怎么休
  4.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5. 集体合同的效力
  6.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导航

劳动工伤热门知识

  1. 婚前协议:费用及法律效力
  2. 结婚彩礼钱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
  3.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处理权
  4. 原告:
  5.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6. 未婚同居关系闹掰男方索要彩礼被拒向法院起诉能追回彩礼吗
  7. 婚前财产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返还彩礼起诉状范本
  2. 员工手册和规章制度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