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7
近亲结婚是指存在三代或三代以内共同祖先的婚姻关系。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血亲结婚,包括第三代,即禁止表兄妹结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的原文,近亲结婚范围包括:
(1) 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包括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
(2) 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与兄(弟)的女儿结婚;姑姑不能与兄弟的儿子结婚;舅舅不能与姊妹的女儿结婚;姨妈不能与姊妹的儿子结婚。父辈与子辈之间才属于三代以内。
根据《婚姻法》第7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因此,如果有近亲申请结婚,民政部门将不予登记,该婚姻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如果在结婚后发现婚姻双方是近亲,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后,经审查确认为无效婚姻,应当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
此外,养父母和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相关规定。因此,不同辈分的拟制血亲间也不应结婚。禁止拟制血亲之间通婚,也可以保护养子女和受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的利益,避免养父母或继父母利用抚养关系逼婚,损害下一代的权益。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近亲结婚会增加子女患病的风险。为了优生优育的考虑,世界各国明确出台政策,规定一定范围内的近亲禁止结婚。不同国家对近亲结婚的范围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指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