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用期的法律法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法律知识

相关试用期的法律法规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0-13

 
75056

试用期离职手续的相关知识

正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想要在试用期间离职,但是很多人对于如何办理试用期离职手续不太清楚。本文将为您整理试用期离职手续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离职申请的提交和审批

正规企业办理职工离职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首先,劳动者需要自己书面提交离职申请,并将其提交到所在部门。然后,所在部门将申请提交给人力资源部门(有时候也可以直接提交给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情况核实后,再将申请提交给公司办公会议进行审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2、离职手续的办理

正规企业办理离职手续需要劳动者本人的申请、人力资源部门的意见以及公司办公会议的意见。同时,还需要公司下发正式文件来确认您的辞职事宜。

在离职前,劳动者需要完成工作的交接以及有关费用的结清等手续,具体流程将根据不同公司的制度而定。

相关试用期的法律法规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尽管试用期间劳动者还不是单位的正式员工,但是根据单位规定,离职手续仍然需要一一办理完成。以上是本文对试用期离职手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毕竟每个单位的离职手续都有所不同。

延伸阅读
  1.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2. 企业裁员的法律适用条件
  3.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4.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 试用期怀孕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2. 实习期是否应该支付工资
  3. 企业应支付受疫情影响的职工报酬
  4. 劳动合同
  5.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6. 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的补偿标准
  7.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2. 福建省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合同范本(含试用期)
  4. 餐饮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