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退后再就业能否成立劳动关系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3-12-18
内退后再就业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的争议
案情
被告李某是某集团公司的职工,在内退后,原告公司聘请李某作为临时雇工从事锅炉操作工作。2008年8月,李某在工作过程中摔倒并住院治疗,最终不幸去世。被告向萍乡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认定与原告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仲裁委员会于2008年11月19日作出裁决,认定劳动关系成立。原告认为,李某与某集团公司仍然存在劳动关系,而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没有法律依据,因此将此事诉诸法院,并请求确认李某与原告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分歧
争议在于,李某作为内退人员再就业,与再就业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李某是某集团公司的职工,因此不能同时成为原告公司的职工,因此李某与原告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李某与原告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是李某服从原告公司的管理,并从原告公司领取工资,因此双方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
管析
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内退人员是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虽然他们仍与原有企业保持关系,但实际上,内退人员为了生存,需要在再就业单位中进行劳动,服从该单位的管理,并从该单位获得劳动报酬,与其他劳动者并无实质区别。在本案中,李某在原告公司从事锅炉操作工作,与该单位已经形成实际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都适用本法”,李某与原告单位之间的关系受到法律保护,这也符合《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因此,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