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8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根据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有必要,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能够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仍然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确认事实劳动关系需要存在雇佣劳动的实际情况。
“事实劳动关系”的合法地位确认了劳动关系不依赖于书面合同的存在,扩大了劳动保护范围,对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主有了更大的约束力,更多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