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是否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是否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13

 
71121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如: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现场虚假的演示和说明,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作宣传报道,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办法》,对于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停止违法行为和消除影响

根据法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消除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罚款处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虚假宣传行为的情节,对经营者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虚假广告的责任

对于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没收广告费用。

罚款幅度

同时,对于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严重情节的处理

如果虚假广告行为情节严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行为停止广告业务。

延伸阅读
  1. 虚假宣传广告认定有什么条件
  2. 购买教育地产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 虚假宣传广告认定的条件有哪些
  4. 虚假宣传广告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5. 如何认定是否为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
  2.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管辖机关是哪个部门
  3.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财产如何处理
  4. 电商平台被投诉虚假宣传了如何处理
  5. 公司网站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6. 欧盟《不公平商业行为指令》对中国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借鉴
  7. 传销罪需要什么证据来定罪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