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07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过分夸大宣传的情形,在法律上叫做虚假宣传行为。那么,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具体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 市场竞争关系的存在
在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时,首先需要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只有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双方之间的虚假宣传行为才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 存在恶意的主观意图
对于侵权方的虚假宣传行为,需要判断其是否存在恶意的主观意图。只有在有恶意的情况下,虚假宣传行为才能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3. 存在虚假的宣传成分
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符的虚假信息。在判断虚假宣传行为时,需要考虑宣传内容是否存在虚假成分。即使宣传内容是真实的,但如果存在混同宣传的情况,足以误导公众并导致错误判断,也会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4. 损害消费者或竞争者权益的后果
判断虚假宣传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考虑其后果是否对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如果虚假宣传行为能够增加侵权方的竞争优势,使其获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那么就符合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虚假宣传的赔偿标准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其次,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2. 如果商家虚假宣传赔偿的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那么赔偿金额应为五百元。对于法律另有规定的虚假宣传赔偿,应按照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