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抵押担保未经登记的认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是重要的财产之一,符合条件的房屋可以作为抵押物为债务提供担保,房屋抵押要签订抵押合同,那么房产抵押担保未经登记怎样认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抵押是需要办理抵押登记的,如果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未生效,并且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以财产抵押作为担保,应办理抵押物登记。只有在办理抵押物登记后,抵押合同才能生效,自登记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
房屋抵押物登记的部门
根据不同抵押物的性质,办理抵押物登记的部门如下:(一)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需向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二)以城市房地产或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需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登记;(三)以林木抵押的,需向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四)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需向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办理登记;(五)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需向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如果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将无法对抗第三人。而当事人办理抵押物登记时,登记部门应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房屋抵押合同的管辖法院的确定
房屋抵押合同的管辖法院一般为房屋所在地的法院:
1、涉及不动产纠纷的案件,无论纠纷性质如何,都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动产专属管辖,也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多数法院的做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动产纠纷一律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这有利于法院审查涉案不动产的状况,便于查明案情,采取保全措施,并有利于案件审理后的执行。2、不动产物权之诉专属于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为不动产所引发的债权诉讼并不是直接以不动产上的物权为诉讼标的,而是可能涉及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因此,不动产债权纠纷应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原则,遵循“两便原则”,采取任意管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