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4-16

 
426240

一、案由的区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案由: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雇员受害赔偿纠纷。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是指在雇员关系中,雇员在从事雇主授权或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中受到伤害,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而引起的纠纷。而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则是指各类企业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因事故负伤、致残、致死,职工本人或家属要求企业予以经济赔偿的纠纷。因此,区分这两类案件的关键在于当事人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二、劳务关系的特点

劳务关系指的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与劳动关系相比,劳务关系更加灵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而是基于双方雇佣合同的约定,受合同法的调整。在现实中,除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具有一定人身依附性的劳动关系外,还经常出现劳务关系,劳务关系的雇主不限于用人单位,也可能包括个人,雇工不限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也包括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等。

三、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责任

通常认为,在劳务关系中,如果雇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可以按照普通侵权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承担赔偿责任。在程序上,这类案件的案由为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需要经过劳动仲裁程序。

四、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具体情形

在实践中,家庭保姆、钟点工、家庭教师等个人雇佣劳动中受到伤害发生的纠纷属于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此外,未经工商部门依法核准登记的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所雇请的劳动者与之形成雇佣合同关系,即劳务关系,劳动者在受雇期间受伤,雇主应承担民事责任。例如,农村个人建房,取得这项工程的人(自然谈不上什么资质),又叫上其他人一起干,发生伤亡事故后发生的纠纷,属于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五、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责任原则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责任的成立并不需要雇主主观上存在过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X条第X款规定,雇员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发包人、分包人负有保护雇员安全的义务,发包人、分包人承担的是一种过错责任。虽然劳务关系中的雇员受害赔偿责任为无过错责任,但并非雇主对雇员在完成受雇工作中任何情况下的损害都应承担完全的责任,如果劳动者存在重大过失,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工伤四级解除劳动关系赔偿标准
  2. 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员工要求赔偿是否合法?
  3. 受伤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在工伤赔偿中的重要性
  4. 左侧尺骨工伤骨折赔偿标准
  5. 一、工伤赔偿纠纷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包工头已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3. 劳动纠纷律师的收费方式
  4. 公司承诺的年终奖不发怎么办
  5. 劳动调解员费用的确定
  6. 当事人申请顺延期间的权利
  7. 律师解答:公司违约应支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