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申请顺延期间的权利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9-30
期间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各个诉讼阶段、各种诉讼行为所用的法定的时间。期间是法律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所确定的司法机关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定。期间耽误意思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完成应当完成的诉讼行为。如果当事人是由于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耽误了诉讼期限,那么,就丧失了实施该诉讼行为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由于客观上遇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致使期限耽误的,则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期限顺延。申请顺延的原出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遇到一些当事人不能抗拒的原因,如地震、水灾、台风等情况,交通断绝,所以不能进行某种诉讼行为,耽误了期间;二是当事人有其他正当的理由,如果因病住院动手术等,造成当事人不能按时完成某项诉讼行为,因而耽误了期间。
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消除当事人无法行使诉讼行为的障碍后的五日以内,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间,以继续完成在期满前应当完成的诉讼活动。如果在障碍消除后的五日内,当事人未提出申请,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诉讼行为。
申请顺延期间的审查
一旦接到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应认真审查。如果认为该申请确实有正当理由,法院应裁定准许顺延计算。
期间计算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期间的计算以时、日、月为单位。
期间开始的当天和当月的最后一天不计入期间。
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如果上诉状或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不算过期。
因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如果当事人因为无法抗拒的原因或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了期限,在障碍消除后的五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在期满前应当完成的诉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