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留置权适用范围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留置权的法律解释是怎样的呢,留置权的适用范围是怎么样的呢,留置权会在什么情况下成立呢,留置权成立的要件是怎样的呢,为避免滥用留置权,在担保法中有着怎样的规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法律上留置权适用范围”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84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84条的规定,当债务人不履行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所产生的债权时,债权人具有留置权。其他合同的留置权适用也要遵循前述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争议
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关于是否保留担保法第84条规定的争议存在。一些观点认为,为了避免滥用留置权的情况发生,应该保留担保法的规定,即只有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和法律规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发生的债权才能适用留置权。另一些观点认为,担保法规定的留置权的适用范围过窄,不符合经济实践需要,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应当扩大范围。物权法采纳了后一种观点。
物权法对留置权适用范围的规定
因此,物权法并没有明确列举留置权的适用范围,而只是在相关条款中对留置权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制,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只要不属于这两种情形,且符合留置权成立的条件,就可以成立留置权。
留置权
留置权是指当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的债权人有权留置动产并享有对该动产的优先受偿权。
留置权的成立
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以下要件:
1. 债权人占有债务人动产
债权人必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2. 债权已届清偿期
债权人的债权尚未届清偿期,如果其交付或返回所占有的标的物的义务已经届履行期,就不能行使留置权。但是,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
3. 动产之占有与债权属同一法律关系
根据我国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之间的留置权不受同一法律关系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