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反不正当竞争办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法律知识

山东省反不正当竞争办法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4

 
392693

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主体

凡在山东省行政区域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及从事与市场竞争相关活动的法人、组织、个人(以下统称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商业道德和不正当竞争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办法所指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竞争法》和本办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四条:监督检查机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的主管机关。其他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监督检查职责由其执行。有关执法机关应支持、配合、保障监督检查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第五条:举报和保密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监督检查机关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被举报者对举报者实施打击报复的,将按照法律规定从重处理。监督检查机关应对举报人保密,并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六条:国家机关的责任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参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者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条:商标侵权和假冒行为

经营者不得从事以下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二)在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
(三)销售明知或者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或者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五)故意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第八条:知名商品的保护

经营者在生产销售中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第九条:企业名称和个人姓名的使用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以及代表其名称或者姓名的文字、图形、代号、标志,诱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经营者租赁他人柜台、场地、设施等进行商品经营的,应当在明显位置上悬挂营业执照,不得冒充出租人进行经营活动。

第十条:虚假表示和误导行为

经营者在生产销售中不得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采用以下手段,对商品质量进行虚假表示:
(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使用被取消的质量标志;
(二)伪造或者冒用专利标志,使用已经失效的专利号;
(三)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检验合格证、许可证号、准产证号或者监制单位。

延伸阅读
  1. 虚假广告诋毁竞争对手 不正当竞争应赔偿损失
  2. 电子商务中的不正当竞争及其法律规制
  3.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
  4. 厦门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5. 强制交易行为的三种分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2. 卖房者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3.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4. 传销罪的从犯怎么判的
  5. 传销报警有用吗
  6. 组织传销罪怎么判的最轻
  7. 传销怎么判刑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