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因第三人致伤,获双倍赔偿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1
最高法院规定的工伤保险案件审理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如果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其近亲属已提起民事诉讼或获得民事赔偿为由,拒绝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不予认定工伤,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
如果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认定工伤,但职工或其近亲属尚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获得民事赔偿,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这种要求应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况
如果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如果第三人已经支付了医疗费用,这部分费用除外。
职工在工作中被他人致伤可以获得赔偿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职工在工作中因他人的行为导致受伤,职工有权获得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
案例分析
李某工作期间受伤
李某自2004年3月起在山东某科技公司工作,但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8年1月11日上午,李某在科技公司的苗圃工作时,被一群人强行拔除树苗、铲平花卉大棚,导致李某受伤,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和多发颅骨骨折。科技公司在李某住院治疗期间支付了医疗费和交通费。
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
2008年5月24日,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李某为工伤,而济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李某进行了6级伤残的级别鉴定。
李某要求赔偿
李某向济南市历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诉讼,要求科技公司补缴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的社会保险费,支付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科技公司的辩称
科技公司辩称,李某在获得34万元赔偿后,出具了书面保证书表示不再追究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因此李某提起劳动仲裁违反了协议。
仲裁委的裁决
仲裁委认为,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科技公司未为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违法。因此,仲裁委支持李某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的请求。根据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的结果,科技公司应支付李某相应的工伤待遇。另外,根据工伤职工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科技公司还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停工留薪期内,科技公司应按月支付李某的工资。科技公司拒绝支付工伤待遇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因此不予采信。
仲裁庭的裁决
由于双方分歧较大,仲裁委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仲裁庭裁决科技公司补缴李某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的社会保险费,并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科技公司还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